纸的历史与由来和纸的发明

2020-03-29
陈秀玲

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,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。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,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,焕发着独有的光彩。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。纸不但是文化的传承媒介,也是产品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纸不但可以回收再利用,并且对环保污染相对较小。下面美益合纸业整理了关于纸的历史纸的由来,全面了解纸的历史与纸的发展演变过程。


纸的历史由来,纸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“四大发明”之一,它与指南针,火药,印刷术一起,给我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。纸张的发明,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,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,对于促进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,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在纸张品类之中,宣纸是国画艺术家们直接运用的重要材料之一。其历史悠久,技艺精湛,早在唐代就已经被列为“贡品”,被历代誉为“纸寿千年、墨韵万变”而名扬四海。

蔡伦造纸与早期发展

蔡伦简介,我国东汉永元年间,皇宫里有个内务总管叫蔡伦,他非常聪明,是桂阳人,他进京城洛阳的皇宫里当了太监,汉章帝刘炟时,升为小黄门、中常侍,后又兼任尚方令。

蔡伦 蔡伦造纸术

蔡伦先是掌管皇宫内院事务,后来成为监制各种御用器物的皇家工场的负责人。平时,蔡伦看皇上每日批阅大量简牍帛书,劳神费力,就时时想着能制造一种更简便廉价的书写材料,让天下的文书都变得轻便,易于使用。

蔡伦的故事

有一天,蔡伦带着几名小太监出城游玩,他们来到了离城不远的缑氏县陈河谷,也就是凤凰谷。蔡伦只见溪水清澈,两岸树茂草丰、鸟语花香,景色十分宜人。正赏景间,蔡伦忽见溪水中积聚了一簇枯枝,上面挂浮着一层薄薄的白色絮状物,不由得眼睛一亮。

蔡伦蹲下身去,用树枝挑起细看,只见这东西扯扯挂挂,犹如丝绵。蔡伦想到工场里制作丝绸时,茧丝漂洗完后,总有一些残絮遗留在篾席上。篾席晾干后,那上面就附着一层由残絮交织成的薄片,揭下来,写字十分方便。蔡伦想,溪中这东西和那残絮十分相似,也不知是什么物件,就命小太监找来河旁农夫询问。

农夫说:“这是涨河时冲下来的树皮、烂麻,扭一块儿了,又冲又泡,又沤又晒,就成了这烂絮!”

“这是什么树皮?”蔡伦急切地问。

“那不,岸上的构树呗!”

蔡伦望去,满眼绿色,脸上漾起笑意。

苎麻  古代造纸用的苎麻


蔡伦发明了什么?蔡伦造纸

几天后,蔡伦率领几名皇室作坊中的技工来到这里,利用丰富的水源和树木,开始了试制。剥树皮、捣碎、泡烂,再加入沤松的麻缕,制成稀浆,用竹篾捞出薄薄一层晾干,揭下,便造出了最初的纸。经过试用,蔡伦发现纸容易破烂,又将破布、烂鱼网捣碎,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,掺进浆中,再制成的纸便不容易扯破了。为了加快制纸进度,蔡伦又指挥大家盖起了烘焙房,湿纸上墙烘干,不仅干得快,且纸张平整,大家心里乐开了花。

蔡伦造纸术 蔡伦造纸


蔡伦挑选出规正的纸张,献给和帝。和帝试用后龙颜大悦,当天就驾幸陈河谷造纸作坊,看了造纸过程,回宫后重赏蔡伦,并诏告天下,推广造纸技术。

蔡伦造纸对纸的改良与推广

蔡伦的纸越造越好,能厚能薄,质细有韧性,兼有简牍价廉、缣帛平滑的优点,而无竹木笨重、丝帛昂贵的缺点。汉和帝的皇后邓太后见蔡伦的纸有这些优点,真是利国利民,就在东汉元初年间的114年,高兴地封蔡伦为“龙亭侯”,赐地300户,不久又加封为“长乐太仆”。

人们把这种新的书写材料称作“蔡侯纸”。“蔡侯纸”名声大了,造纸的地方自然也有了名气,人们便把马涧河的这一段称作了“造纸河”。这是我国民间流传的蔡伦造纸的故事。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东汉蔡伦用树皮、麻头、破布、渔网造纸。这是史籍关于造纸术的最早记载,因此人们认定纸就是东汉蔡伦的发明。其实,我国的上古时期,是没有纸的,文字记录在竹简上,只有皇帝、贵族才有资格把文字写在帛上面,其他大量的东西记录在竹简、木简上。

纸的历史,到了西汉时期,我国已造出了植物纤维纸。1933年,在新疆罗布淖尔西汉亭燧遗址据同时出土的纪年简考证,马圈湾纸为西汉宣帝元康至甘露年间之遗物。我国考古学家黄文弼发现了一片西汉古纸,人们称之为罗布淖尔纸,属西汉中后期产,纸面存有麻筋。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纸,是后来人们在西安灞桥一座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墓葬里发现并命名的“灞桥纸”。在这座墓葬里发现的这叠纸,经揭剥分成八十多片,鉴定表明,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。

纸的由来,其实,在蔡伦造纸之前,我国劳动人民还发明了一种“丝如纸”,在甘肃居廷金关汉代亭燧故址出土了古纸,人称金关纸,属西汉晚期,该纸内尚存麻筋及线头、麻布的残留物。在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窖藏出土古纸,称中颜村纸,属西汉中期产,纸内含有较多的麻类纤维束及未打散的麻绳头。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早期墓出土古纸,称放马滩纸,造纸原料亦为麻类,该纸残片纸面平整光滑,纸上有用细墨线勾画的山川道路图形,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张纸地图。

上述几种西汉纸比蔡伦所造之纸分别早100年到300年左右。总的看来,在蔡伦造纸之前,这些纸质地还较粗糙,结构也较为松散,制造技术明显处于初级阶段。

纸的历史由来,在纸被制造出来之前,文字是被这些介质所承载,先是从最早的龟甲兽骨,即“甲骨文”,到青铜器上铸刻铭义,即“金文”或“钟鼎文”再到把字写在用竹、木削成的片上,称“竹木简”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“牍’同时,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。西汉纸比蔡伦所造之纸分别早100年到300年左右。在蔡伦造纸之前,这些纸质地还较粗糙,结构也较为松散,制造技术明显处于初级阶段。蔡伦对造纸术进行了总结和改进,不仅扩大了造纸原料,更重要的是,蔡伦对纸的推广普及,做出了重大贡献。



来源:文房四宝之纸的历史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